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怎样理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

怎样理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朝廷的正统位置征战四方,名正言顺,每一战都可做到师出有名。也利用这一优势,广纳天下良才,招揽士族之心,使得魏方在人才方面较另外两方占据很大优势 曹...

怎样理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

利用朝廷的正统位置征战四方,名正言顺,每一战都可做到师出有名。也利用这一优势,广纳天下良才,招揽士族之心,使得魏方在人才方面较另外两方占据很大优势

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施过程与历史影响

曹操把汉献帝把持在手里,牢牢掌握朝政大全,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关键一步,也是统一北方的必由之路。

不过,在这里,要说明一点,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,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。挟天子以令诸侯,是袁绍的谋臣沮授向袁绍提出的计策。

那么,问题来了,曹操和袁绍的谋士,为什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呢?

大家知道,在中国古代,统治者为了向世人宣称自己是神圣的统治者,鼓吹皇帝是天子,是上天派他下来替天管理人民。这种说法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,采取的愚民政策。如果一个人想做皇帝而不能,又想把众多人笼络到自己麾下,那么,就可以选择牢牢把控天子,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奉天子以令不臣,而历史上的曹操就是这样做的。

东汉末年,袁绍因十常侍之乱引入董卓进京勤王,十常侍专权被消灭,但进京勤王的董卓比十常侍的危害更大。最后,董卓烧毁洛阳皇宫,带着献帝迁都长安,末了,董卓被王允吕布联合发动的宫廷政变除掉,董卓之乱宣告结束。

董卓死后,董卓的旧部李傕、郭汜又在长安发生战争。汉献帝刘协没了依靠,在外漂泊好几年,才被杨奉和董承护送着还京洛阳,东汉王朝就此衰落,即将倾塌。

面对着这样的形势,曹操的谋士毛玠向曹操建议:宜奉天子以令不臣,修耕植,畜军资,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。意思是说,建议曹操把天子迎回洛阳,整地耕田,储蓄军备物资,这样的话,就能称霸。

曹操觉得这个建议可行,就采纳了毛玠的建议,迅速付诸行动。

其实,在曹操采纳毛玠的建议之前,冀州袁绍账下,一个叫沮授的秘书曾向袁绍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建议,只不过是挟天子以令诸侯,但袁绍经过利益讨论和权衡,觉得汉献帝是个累赘,最终没有采纳。

所以,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初是沮授提出来的,而曹操麾下的毛玠提出的是——奉天子以令不臣。在这里,奉天子和挟天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,曹操谋士毛玠用的是奉,表示尊敬,袁绍谋士沮授用的是挟,表示要挟。这就说明,曹操一开始并没有打算专权擅政,后来是看刘协这个软柿子不行了,曹操选择架空刘协,独揽大权。

其实,曹操采纳毛玠建议的时候,很多人都是不赞成的,但曹操帐下的两个谋士荀彧和程昱坚定支持曹操,最终促成了曹操迎奉天子的军事行动。

这样一个建议为什么曹操采纳了,而袁绍没有采纳呢?这是因为,曹操看透了其中的机遇。

封建社会,皇帝是天下主宰。迎奉天子,师出有名,在汉朝为正统的天下,皇帝是正统天子,不奉皇帝的,都是乱臣贼子,曹操以这样的方式,就可以获得汉朝旧势力和新兴势力的支持,谁敢说个不字。

换一个角度来说,假如曹操这么做要是失败了,那也不是他曹操的失败,而是天子的失败。这样,自己就可以不用担责任,从而更好的规避了失败的风险。

最重要的是,皇帝是天的儿子,老百姓都尊敬这个大儿子,是民心所向,有了皇帝在手里攥着,人民群众也会站到这边来。如此这般,也就结束了那些觊觎皇位的人连年来的战争,能过上平安的生活。故而,迎天子入京,具有巨大的机遇和利益,能获得更多的政治优势和政治资源。

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意思

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挟持天子号令天下诸侯,这个成语典故主要讲述曹操挟辅汉献帝,以汉献帝天子的名义向其他诸侯发号施令,然后借助天子之势指挥别人,最重要的是牵制袁绍,独揽东汉政权,这对以后曹魏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
简述三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

《三国演义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故事梗概: 在曹操刺董失败之后,一路逃命陈留寻找自己的父亲,在逃亡过程中,曹操刺董的事迹已传遍四海之内,因当时董卓弄政,天下百姓苦不堪言,却又无力抵抗,终有一人做出此英雄事迹,虽败犹荣,天下豪杰更是仰慕佩服。 逃到陈留之后,曹操就揭竿起义,天下豪杰慕名而来,而曹操确有贤主明君之能,麾下更是人才济济,武将有夏侯惇,夏侯渊,曹洪,曹仁,张辽等将,文将有荀彧,郭嘉,程昱,司马懿等人,有这些忠义之人一心辅佐,曹操的势力日益壮大,以神速般崛起,可谓声势滔天。

而当时的大汉名存实亡,奸臣当朝,汉献帝刘协也并非昏庸,苦于无人辅佐,当朝大臣人人但求自保,又遇董卓,李傕郭汜等人的把弄,又是战火逃亡,汉献帝早已成惊弓之鸟,各路诸侯均无视此天子存在,不灭,也不助,唯有曹操看透当中玄机,前往护驾,并以一碗肉汤深得皇上之心。

当时的汉献帝对曹操也无戒心,甚至以为曹操是忠良之士,等曹操的人进入朝堂以后,曹操便巩固自己在朝廷的势力,以至于皇帝无力去反驳曹操的任何一个决定,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
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标志什么

标志着东汉王朝名存实亡。

迎接汉献帝来许昌,是曹操的另一个杰作。他最初提起此议时,只有荀彧赞同,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,说这是一件“大顺”、“大略”、“大德”的事。但最初的迎接由于董承等人的阻拦并未如愿。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。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,方可成就大业,万事无虞。这样,曹操借口京都无粮,要送献帝到鲁阳就食,把献帝安全转抵许昌。建安元年(196),汉献帝迁都于许昌。

曹操对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,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。献帝授给曹操节钺,录尚书事,任司隶校尉,迁都许昌后,又任命他为大将军,实际获取了高出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星智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zhi8.com/zhishi/202405-37898.html

(46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1条)

  • 笑曼少女
    笑曼少女 2024年05月09日

    我是星智号的签约作者“笑曼少女”希望本篇文章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怎样理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  联系我们

    邮件:kez888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微信